自11月房地產行業融資松動以來,以招商蛇口、保利發展、建發地產為代表的多家國企、央企及城投公司率先獲得先機,打響資金保衛戰。
同策研究院數據顯示,其監測的40家典型房企11月共完成融資金額668.62億元,環比上升98.7%。積極的情緒延續到了12月,12月1日,碧桂園申請于銀行間市場申請發行50億元中期票據。四日后,碧桂園集團又稱擬于近期向交易所申請發行供應鏈ABS產品。同樣申請發行ABS產品的還有金地、華發股份等多家企業。也有不少房企選擇通過配售發行股份額方式進行融資。12月7日,世茂集團表示擬配售發行1.45億股股份,每股發行價8.14港元,預計募資凈額11.72億港元;龍光集團也于同日表示,計劃配售發行股票1.72億股,預計募資11.69億港元,該公司前一日還稱擬啟動CMBS、供應鏈ABS等資產支持類證券化產品的發行工作。同時,境外融資市場也有所恢復。
可以看出,流入房企的資金渠道愈加多元,覆蓋面也開始擴大,融資大門開始向民營企業敞開,為地產“寒冬”增添了些許暖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