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材水斑及返堿原因分析
由于石材的毛細作用或水壓的作用,水會將地上或水泥中一些可溶的堿性物質和鹽輸送到石材的孔隙中。對于大理石來說,底部的水分會沿著大理石的裂縫蒸發(fā)。在這個過程中,一方面,水蒸氣蒸發(fā)掉了;另一方面,由水蒸氣輸送的堿或鹽會沿著大理的縫隙結晶在石材的表面。這些晶體在大理石表面的堿或鹽會不斷吸收水分,繼續(xù)吸收積累,沿著大理石裂縫排出堿或鹽,并逐漸擴散和蔓延。隨著灰塵在地面上的吸附,我們會看到大理石表面呈現灰蒙蒙、臟兮兮的現象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“泛堿”現象。
石材地面“泛堿”現象主要分布在大理石裂縫區(qū)域。當然,對于一些大理石品種來說,時間長了也會伴隨出現松升裂縫或爆孔現象。
對于大多數花崗巖品種來講,其吸水現象會比大理石更明顯。吸水潮濕變色,這是花崗巖遇到水是初現象,隨著水分的不斷擴散蒸發(fā),也使一些水泥中的堿或水溶性凝膠被輸送到花崗巖的孔隙中,并留在花崗巖的表面。殘留在花崗巖中的堿或凝膠具有很強的吸水性,即使花崗巖底部的水干了,也會繼續(xù)從空氣中吸收水分。這些潮濕的基材或凝膠會有折射現象,使花崗巖總是看起來潮濕,這就是所謂的“水斑”現象。
對于大理石的“返堿”和花崗巖的“水斑”,理論上是一種事物的兩種現象,內因在于石材的自然屬性,外因在于水和水泥等環(huán)境因素。要分析石材的這些現象,注重這些現象的兩面性和欺騙性,否則,在思路和方法上會誤入歧途。
石材上的黃斑和銹斑
“黃斑”是指石材表面出現的一些黃色或棕色的痕跡和斑點,在大理石和花崗巖上會發(fā)生。這些在石材上形成的“黃斑”,有的來自石材內部,有的來自石材外部的污染。
大理石來自自身形成的“黃斑”,主要是大理石受潮后的一些變化和內部成分引起的現象。
花崗巖形成自身的“黃斑”的原因是花崗巖本身在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鐵的變化和現象。
石材外部污染形成黃斑,主要是一些帶有顏色變化的材料殘留在石材表面,如鐵銹污染和染料污染。另外,石材安裝時用樹脂膠粘劑,出現“滲油”現象,還會導致一些石材出現“黃斑”生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