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月初成交按慣例低開,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:上周(7.31-8.6)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0萬平方米,環比減少28.63%。
全市交易下滑的背景下,3個區在努力支撐住全市的成交。大浦東、新靜安和普陀三個區成交面積都過萬,分別為3.25萬平方米,2.39萬平方米和1.23萬平方米,三個區總量占全市近7成。也難得看到市區范圍內成交表現如此突出。傳統交易大戶表現相對好的是嘉定,為6072套,青浦不到5千平方米,松江不到3千平方米。總體來看,市場表現疲軟,隨著開盤項目陸續簽約完畢,也沒有其他樓盤接續的話,不排除成交繼續低位運行的可能。
從成交結構來看,入市的中高端項目進入簽約期,成交前十榜單中繼續有2個10萬+樓盤上榜,但是和前期一樣,10萬+樓盤還是處于第一和第二的位置。榜單第三到第五是均價在6萬元/平方米以上的中高端改善項目。“3字頭”“4字頭”首次改善產品只有4個,且排名均靠后。從成交排名第一和第二的項目來看,簽約都超過百套,所以從這點來看,市場情緒可能不太高,但不影響感興趣的樓盤成交熱度。
基于10萬+等中高端項目簽約活躍,均價繼續向上攀升,達到80740元/平方米,環比上漲4.79%,也是今年以來的第二高點。
供應方面,經過前期快速放量后,上周出現快速縮水,入市僅5.39萬平方米,環比減少86.55%。入市的項目是涼城板塊的虹盛里,共451套。第六批房源認籌早已接近尾聲,短期處于青黃不接時期。第七批房源上周公之于眾,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大量新盤進入認籌狀態,因此給市場供應造成困擾。
上周初上海做出樓市相應表態,四個一線城市都會為穩樓市做出相應措施。而且近期資本市場一改前期表現,地產股出現連續上行,對扭轉市場預期有積極作用。本月是重要窗口期,政策可能隨時會落地,屆時會根據政策力度市場做出相應反饋,但從趨勢來看,短期一波反彈基本能確立。當然,短期即便沒有那么快反應到簽約數據上也會是積蓄的動力,一旦有釋放點,成交就會翻身向上。
來源:大盧侃樓市
關鍵詞: